<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新華時評:凋零育生機 “大體”有大德
      2018-04-04 14:47:2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題:凋零育生機 “大體”有大德

        新華社記者 劉敏、馮源

      4月3日,人們向遺體捐獻者紀念碑獻花。新華社記者 曹霽陽 攝

        有一種逝去,身后沒有方寸墓碑,卻是逝者給予生者最寶貴的饋贈;有一種身份,不分長幼尊卑,都是醫學生心中敬重的師者。清明又至,讓我們致敬遺體無償捐獻者“大體老師”——為我們護佑健康的無言醫者。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句話,許多醫學生都懂。無償捐獻出自己或親人的遺體供醫學教學研究,在逝體上,醫學生們豐富著人體解剖學知識,精進著醫技醫術,感受著救死扶傷的深刻內涵。這些特殊的貢獻者與他們的特殊貢獻,值得被感恩和銘記。

        這是一串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中國核醫學之父王世真、著名作曲家朱踐耳、深圳的羅一笑小朋友……他們之中,有垂髫孩童,也有耄耋老人,有軍人、公務員,也有自由職業者……一個個相似又不同的捐獻故事凝結著逝者對生者的愛,綻放著人性的光彩。他們在身后煥發了生命的余暉,延續了生命的價值;他們化自己為傳授醫人之術、救人之道的教材;他們擔當了“無語良醫”,體現了治病救人的醫學真諦——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生命為大、師者為大、醫者為大。

        并非每個人都能坦然面對死亡,也不是人人都有捐獻遺體的勇氣。捐獻遺體,動動念頭并不難,難的是在真正直面入土為安的傳統風俗、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觀念,抑或冰冷未知的身后世界時,該如何取舍……這也讓遺體捐獻者的行為顯得彌足崇高與珍貴。正是他們的義舉,幫助現代醫學不斷取得進步,助力生命戰勝疾病,生生不息、綿延不止……

        令人欣慰的是,全社會關于遺體捐獻的文明意識趨入人心,從畏懼到正視,從忌諱到踐行,有了許多進步。過去十年間通過書面或網絡途徑在我國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的志愿者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的終點,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唯一不同的是抵達的意義。沒有身后方寸之地、沒有碑上不朽之名,但“大體老師”把終點變成起點、以凋零孕育生機,大愛大德雖則無言,亦當為世人銘記永懷。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24年,終于等到你!
      24年,終于等到你!
      春來梨農忙
      春來梨農忙
      鶴舞莫莫格
      鶴舞莫莫格
      山鄉春雨后
      山鄉春雨后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638136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成a影片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