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煙 古都巨變”輝煌四十年影像記憶展覽日前在北京舉辦,圖為展覽現場。(完)主辦方供圖
從建國門到復興門、從鼓樓到地安門、從前門到永定門、從金融街到中央商務區……“時光如煙 古都巨變”輝煌四十年影像記憶展覽日前在北京舉辦,以上千幅今昔對比的資料圖片見證四十年來京城巨變。該展也是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歷年對民眾展出聲像檔案數量最多的一次,其中多數圖片為首次展出。
據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展覽圍繞主題“檔案見證改革開放”,以首都北京建國以來所取得的城市規劃建設成就為主要展示內容,將館藏珍貴的聲像檔案資料和社會征集相結合,通過展示反映北京不同年代的標志性建筑及風貌變遷的老照片,特別是珍貴的長安街和中軸線歷史街片立面長卷,從城建檔案的視角展示古都北京城市發展和更新的印跡,加深社會公眾對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底蘊及歷史變遷的感悟,以此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本次展覽展出面積約為500平方米,分為三大區域,即建國初期老街片立面長卷展示區、同位置新舊對比變遷照片展示區、歷史視頻資料觀摩區;內容涉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城市道路、立交橋、火車站、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商業金融、居民住宅等十多個領域80余組寶貴照片資料,展出的圖片大多為首次展出,總數達千余張,為歷年對社會公眾展出聲像檔案數量最多的一次。
本次展出的建國初期的老照片,全部出自原始膠片或原版膠片數字化掃描,清晰度高,記錄內容真實、生動。展出的新老照片大多由老一輩首都城市規劃建設工作者提供,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生動還原和展示了首都改革開放的輝煌巨變。
在歷史視頻資料觀摩區,觀眾可看到播放攝制于50年代的《北京建設中》規劃建設成果紀錄片;奧運工程建設專題片《奧運新建、改建工程》;反映首都城市化建設進程專題片《北京市城鄉結合部50個重點村規劃建設紀實》;《北京地鐵六號線規劃建設紀實》、榮獲魯班獎工程《國貿三期》、《國家體育場工程》等,從多方面為觀眾呈現了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北京所取得的創新成就。
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館希望通過展示這些豐富的影像資料,引導社會公眾走進歷史,關注古都風貌的合理保護和利用,能有更多、更好的記錄和描述首都北京歷史的照片、視頻、錄音等多媒體資料呈現,讓人們共同去欣賞、去研究和守護這座古老的、國際化大都市悠久的城市文化。
據了解,為了讓更多民眾走進展覽館,此次展出期間,個人參觀無需預約,即可免費參觀;10人以上的集體參觀,還可提前3個工作日電話預約講解服務。?(記者 尹力)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