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6月12日電(汪亞)應急管理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全國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9.0%和7.4%,然而,全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進入5月份以來,全國較大事故環比上升。
生命無價安全第一,對事故表示痛心的同時,不禁讓人思考,如何讓安全生產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落到實處,在企業和個人面前真正做到“入耳”更“入心”?
摒棄“保姆式”執法 安全監管剛性執法在路上
記者近日跟隨“安全生產萬里行”采訪組赴陜西。據了解,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曾經是省內有名的煙花爆竹生產地,成本低、工期集中、利潤大,不少居民紛紛投身到該行業中。當地煙花爆竹企業老板向記者透露,30畝左右的爆竹廠年凈利潤一般為30-50萬元,50畝左右的煙花廠凈利潤甚至能達到100萬元左右,2013年富平大大小小的煙花爆竹廠已達到78家。
作為一種易燃易爆物品,煙花爆竹在生產、運輸、儲存、銷售、燃放等各個環節都有較高的燃燒、爆炸危險。富平縣安監局雖然將煙花爆竹企業作為重點監查對象,然而由其引發的火災和爆炸事故仍然時有發生,每年至少一至兩起,每起事故都會造成人員傷亡。
隨著國家對保障安全生產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不斷提升,富平縣政府下決心徹底整改縣內所有煙花爆竹企業,自2013年起,政府將提供30-90萬不等的資金鼓勵、幫助企業退出轉業。
富平縣安監局副局長惠虎年決定先對縣內煙花爆竹生產大戶逐一突破,從產業發展趨勢、國家扶持政策、環境保護、安全事故代價等多角度進行勸說,“縣里有人從小就做這行,也有血的教訓,有做爆竹掙了不少錢的,但因為一次事故,不僅家產蕩然無存,連命都搭進去了。”
經過安監部門的努力,截至2017年底,富平縣終于完成了78家煙花爆竹企業全部退出轉業的目標。
安全生產重預案更要重演練 讓零事故從目標變為常態
楊振是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以下簡稱“渭化集團”)的一名普通員工,主要在車間從事尿素生產,對任何一名化工行業的從業人員而言,危險化學品泄漏是他們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最大安全隱患,楊振也不例外。
入廠的第一天起,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要求隨處可見,不僅如此,每次開會總是會提及同一件事——安全生產,甚至公司還經常組織員工進行有關知識的考試和應急搶救演練。久而久之,大量重復雷同的話語和活動讓一些人開始抱怨起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2013年的一場事故后,楊振才深刻體會到強調安全生產是件多么重要的事。那年國慶,楊振值夜班,正在附近工作的他聽到一陣氣體泄漏的異常聲音,意識到可能是高壓角閥出現事故,開始在現場緊急確認泄漏部位,然而泄漏口之大已經超出了楊振能處理的范圍,不斷外漏的甲胺溶液快速蒸發,短時間內附近150米范圍氨氣密度過大。
“我之前也處理過泄漏事故,但是這么大的泄漏是第一次碰到。當時立馬就想起了之前演練的程序,一邊向領導匯報,一邊疏散現場人員,讓他們在上風口待好等待應急事故處理小組。”
楊振回憶,那天的泄漏雖然重大但由于公司安全控制檢測報警系統的監測以及處理及時,險情40分鐘就得以控制并完成善后處理,人員撤離也都是有序進行。“多虧了平時的演練和應急預案,這些看似派不上用場的事情真的能在關鍵時候救你一命。”
渭化集團安全環保部部長郭小紅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新員工會覺得三天兩頭反反復復說同樣的事情很煩,甚至覺得演練沒有必要,他們參加工作時間短、沒有經歷過什么事故,可能體會不了安全生產的嚴重性和重要性,但是一旦發生事故,不論大小都會造成危害,不及時采取正確的防護、處理措施,還會出現二次事故,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更是對他人和環境的不負責。”
應急管理部根據今年以來調查認定的事故分析,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是造成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尤其表現在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等習慣性違章行為方面。保障安全生產,不光要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更需要企業員工從主觀上樹立安全生產的意識,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讓安全生產的行為變成習慣,從而促進企業更好完善和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共同營造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讓零事故從目標變為常態。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