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3月6日電 題:熒光點點 溫暖你我——浙江280余萬志愿者筑牢抗疫防線
新華社記者 張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浙江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團省委、省婦聯等單位,第一時間倡議動員,號召該省的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浙江省1萬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各級文明單位、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的280余萬名志愿者身披紅馬甲、戴防護口罩,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成為基層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一支生力軍。
3月5日上午10時,杭州市富陽區銀湖街道坑西村的千畝茶園里,52名志愿者正幫忙采摘春茶。志愿者胡冬琴說:“雖然我從崗位上退休了,但仍想發揮余熱。今年采春茶缺人手,看到富陽團區委在招募采茶志愿者,剛好我年輕時候也有這方面的采摘經驗,就申請報名了?!?/p>
志愿者戚寶興今年69歲,原先是一名管道疏通工人,疫情發生后,他第一時間捐款了10萬元積蓄,還和兒子戚越平一起義務為社區居民疏通管道?!懊刻炱骄ト膽?,多的時候一天有七八戶,過年到現在總共給50多個地方疏通過了。”戚越平說。
一個多月來,志愿者們踐行著“黨委政府有需要,人民群眾有需求,志愿服務勇擔當”的承諾,在城鄉基層日夜堅守、默默付出。
“90后”屠圓媛是嘉興桐鄉一名志愿者,疫情發生以來,她不僅第一時間帶頭赴高鐵站等一線參與志愿服務,還在線上發起青年防疫志愿者招募,帶動更多身邊“90后”“00后”青年開展進企業幫助防疫物資生產、防疫防護宣傳等志愿服務。
“在疫情防控一線,有很多‘90后’‘00后’沖鋒在前的年輕身影?!惫睬鄨F浙江省委員會副書記王慧琳說,全省各級團組織共發起志愿服務活動24456場,累計參與132萬人次,服務時長582.6萬小時。
疫情發生以來,人們經常會在車站、碼頭、路口、卡點、村莊、社區看到很多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而脫下紅馬甲,他們或許是教師、攝像師、退伍軍人,或許是家里的父親、母親、兒女,但這一刻他們都叫“志愿者”,沖鋒在前默默奉獻,構筑起同心戰“疫”的堅強防線。
志愿者還發揮“十八般武藝”來宣傳防疫防控知識。杭州“武林大媽”、衢州“小錦鯉”、麗水“小園丁”靈活運用橫幅標語、方言土語,用好大小喇叭,傳遞官方權威信息,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廣大文藝志愿者用越劇、婺劇、蓮花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識。
“我是黨員我先上”,杭州、寧波、湖州、舟山等地組織市直機關萬名黨員志愿者下沉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疫情不應心理設防”,嘉興、紹興、德清等地公益組織開展心理健康類志愿服務,為患者家屬及隔離點居民提供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此外,桐廬縣、海鹽縣、金華市金東區等地組織巾幗志愿者、工會志愿者幫助企業生產急需的防疫用品。
在疫情防控這項艱巨的工作當中,志愿者就像星星點點的熒光,為抗擊疫情帶來溫暖的力量。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