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最新研究發現 早期宇宙中軸子場導致更多物質生成
      2020-03-27 08:01:28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宇宙為什么由物質而非反物質組成?是科學界最大未解之謎之一。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志指出,軸子或許是幫助物質“打敗”反物質的“幕后功臣”。

        暨南大學理工學院教授楊嶠立對科技日報記者解釋說:“1977年,科學家提出軸子這一假想粒子。他們認為,如果這種亞原子粒子真的存在,可以解決兩大粒子物理學難題:一是暗物質來源;二是為什么夸克(組成質子和中子的粒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遵守電荷和宇稱(CP)對稱而弱相互作用不遵守。”

        軸子的潛力可能還不止于此!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5日報道,密歇根大學的洪東名和普林斯頓大學的針谷啟介表示,軸子或可解釋為什么宇宙主要由物質組成——早期宇宙中,軸子場可導致物質的產生超過反物質。

        科學家認為,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本應產生了同等數量的正物質和反物質,但正反物質相遇時會彼此湮滅,因此在宇宙演化過程中,可能存在某種過程,讓物質“打敗”了反物質,但科學家一直未曾找出原因,有人認為中微子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新研究認為“幕后功臣”或是軸子。

        最新觀點基于軸子場的演化。軸子場是一種假想的、彌散于空間的場。新研究稱,軸子場的振動會產生軸子。在早期宇宙中,軸子場處于可能的最低能量狀態前擁有很多能量。通過一系列與強作用力(讓夸克緊緊依附在一起)和弱作用力(產生某些放射性衰變)相關的相互作用,“在早期宇宙中,軸子場的螺旋衰變產生了更多物質”。

        楊嶠立說:“最新研究極富創新性,正反物質不對稱是人類自然科學的重大未解之謎之一,新研究極大拓展了理論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家目前正借助一些試驗“通緝”軸子,如美國的“軸子暗物質實驗”(ADMX)。但這兩位科學家認為,軸子質量可能比ADMX實驗搜尋的要大得多,“國際軸子天文臺”等實驗未來有望搜尋質量更大的軸子。此外,另一種尚未“現身”的大質量粒子或許也是解釋現有正反物質之間的數量偏差的關鍵。(記者劉霞)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重慶萬靈古鎮引客來
      重慶萬靈古鎮引客來
      陜西西安:桃花灼灼斗春芳
      陜西西安:桃花灼灼斗春芳
      武漢市部分公交車恢復開行
      武漢市部分公交車恢復開行
      武漢:動物醫院里的臨時“奶爸”
      武漢:動物醫院里的臨時“奶爸”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5774242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骚虎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vr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