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倫敦5月22日電? 酵母菌廣泛應用于人類生活,比如制作面包、釀造啤酒、合成青蒿素等,改造酵母菌特性將催生更符合人類需求的產品。中國科學家參與的一項新研究突破了合成酵母菌應用于工業生產的多個關鍵技術難點。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2日以專刊形式發表7篇論文,聚焦中、英、美、德四國科研團隊在合成酵母菌株應用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中兩篇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戴俊彪課題組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蔡毅之課題組合作發表。
去年3月,美國《科學》雜志報道了中國科學家參與“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并取得里程碑式進展,通過名為“SCRaMbLE”的基因重組過程,完成了真核生物釀酒酵母5條染色體的設計與全合成工作,且分析顯示全合成染色體具備完整的生命活性。
最新發布的成果顯示,研究團隊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更加“快速、高效和普適”的方法,在需要時人為誘導合成酵母內基因組重排,獲得具有重要工業應用價值的菌株。
“我們基于合成的酵母菌株,開發了一系列技術用于外源代謝途徑優化、底盤細胞適配以及菌株耐受性提升等,全面提升了目標產物產量。這幾項技術的結合有望為合成酵母菌株的工業應用插上騰飛的雙翼,產生巨大經濟效益。”戴俊彪教授說。
針對酵母對環境脅迫的耐受性問題,研究團隊還構建了高效的篩選系統,快速提升了合成酵母對乙醇、高溫和乙酸的耐受性。
“新構建的基因重組檢測器可精確篩選出發生基因組重排的細胞,這和后續的篩選過程組成一個高效‘進化加速器’,可在短短幾天時間實現自然界中需要漫長時間(可長達上億年)才能完成的性狀進化過程。”蔡毅之教授說,通過與代謝工程結合,該技術有望加速高附加值化學品、抗生素等微生物的發酵生產過程,為人類造福。
【糾錯】
責任編輯:
陳熹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