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22日批準2018財年政府財政預算案,其中防衛預算達5.19萬億日元,較去年增長約1.3% ,創歷史新高,主要支出項目集中在反導及“離島防御”上。
這是日本防衛預算連續第6年增長,同時也是連續第3年超過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10億元)。22日的日本內閣會議還確定將在2017年度補充預算中追加防衛經費2345億日元,這也是有史以來最大一筆年度補充防衛預算。
日本朝日電視臺稱,基于朝鮮核與導彈威脅,增強導彈防御系統成為2018年日本防衛預算的核心內容。日本將加緊強化彈道導彈防御(BMD)系統,預算中包括斥資440億日元引進日美聯合研發的“標準3 BLOCK 2A”反導系統,以及從美國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前期費用。
日本共同社稱,考慮到“西南諸島”防衛,此次日本防衛預算也將致力于加強“離島防御體系”。預算斥資393億日元購買4架V-22“魚鷹”運輸機,以確保計劃購置的總計17架“魚鷹”全部到位,用于加強一線部隊快速調動部署能力。同時,還將斥資553億日元用于為駐扎在沖繩宮古島和石垣島的“南西警備部隊”建設營地。預算中還列入了購買1艘AIPS新潛艇、2艘新型綜合驅逐艦、6架F-35A戰機以及戰斗機攜帶的遠程巡航導彈計劃,以持續強化海空作戰力量。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從這次防衛預算看,政府優先確保防衛費的方針更加顯著。日本政府在說明防衛費膨脹的理由時稱,這是針對朝鮮核開發、中國海洋活動活躍的形勢下,重視確保日本周邊海域安全的結果。防衛費上漲主要由于加強反導,及以保衛釣魚島等離島為由大量購買美國制造的昂貴先進武器。
日本《福井新聞》發表社論對安倍政權“強軍”提出異議。社論稱,在日本財政狀況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政府應對增加防衛費履行說明責任。社論還認為,購買戰斗機攜帶的遠程導彈,將使日本具備攻擊“敵方基地”的能力,這不可避免會受到批判,引發違反自衛隊專守防衛原則的質疑。安倍政府顯現出一邊渲染朝鮮威脅,一邊要跨入禁地的氛圍。有必要繼續關注新年過后將正式制定的防衛計劃大綱。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副研究員盧昊對《環球時報》表示,安倍政權不僅在軍事安全政策及法制上不斷突破,也在集中運用資源強化“硬實力”,構筑所謂“統合機動防衛力量”,打造可控制周邊海空域及島嶼的綜合干預力量。日本防衛預算持續增加反映了這一趨勢。朝鮮問題是日本強化軍事安全政策的公開理由和“抓手”,但更為根本和長遠性的傾向是,日本軍力規劃受到“中國因素”的牽引,針對中國的防范和牽制是顯而易見的。 (藍雅歌 劉雯)

-
征集丨2018"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
2017-12-15 09:39:47
-
中國的2017年!"強國利器"挺起"中國脊梁"
2017-12-22 10:09:22
-
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出爐!意不意外?
2017-12-22 10:09:22
-
積分換火車票,這個"便宜"好占嗎?
2017-12-22 08:55:18
-
罕見曝光!中國海軍有一支神秘部隊
2017-12-22 10:09:22